第十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启动 多举措守护青少年 "睛" 彩视界
发布时间:2025-03-13 浏览次数:68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近日部署开展第十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以 "抓早抓小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 为主题,在 2025 年 3 月集中推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全国多地教育部门迅速响应,通过强化关键群体防控、保障户外活动、创新宣教形式等多维度举措,打响新一年度 "视力保卫战"。
关口前移:筑牢幼小学段防控防线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被明确为近视防控的 "第一道关口" 和 "最重要阶段"。各地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细化措施引导幼儿及小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例如,杭州临安区将课间活动时间从 10 分钟延长至 15 分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温州市组织 "我是小小代 ' 眼' 人" 宣讲视频征集活动,以趣味形式普及护眼知识。多地还通过 "六个一" 工程(每班张贴视力表、每日两次眼保健操等),将防控措施融入日常教学。
科学干预:构建 "医、校、家协同" 防护网
视力监测与科学矫治成为宣传月重点。河南省要求全省中小学校在 3 月内完成一次全员视力普查,重点追踪寒假后学生视力变化,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家长并建立健康档案。江苏、浙江等地深化医教合作,依托专业眼科机构开展学生健康体检,为视力异常学生提供个性化矫治方案。值得关注的是,江苏省已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 100% 达标,并推行 "作业熔断机制",确保学生每日充足睡眠与户外活动时间。全民参与: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环境
宣传月注重凝聚多方合力,通过创新宣教方式提升防控意识。温州市组建 "明眸皓齿" 宣讲团,邀请眼科专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河南省组织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深入基层,分级分类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家庭教育方面,多地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推送《近视防控・大咖讲科普》视频,引导家长优化家庭用眼环境,控制孩子视屏时间。泰州市建立 "8+1" 责任体系,明确教育局局长、校长、教师、家长等 8 类主体责任,形成全链条防控网络。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此次宣传月通过抓早抓小、科学干预、强化协同,旨在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未来,我国将持续推进 "双减" 政策落实,优化体育活动安排,并将近视防控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以制度创新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提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