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起源
爱眼日,英文称为“Sight day”。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
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2015年6月6日是第2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告别沙眼盲,关注眼健康”。
沙眼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眼病之一。反复感染沙眼可以导致睑结膜瘢痕及倒睫,从而对角膜造成损害,直至视力损伤、完全失明。建国初期,沙眼是我国首位致盲性眼病,曾有“十人九沙”之说。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爱国卫生运动的全面开展,通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沙眼流行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最新的沙眼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活动性沙眼、沙眼性倒睫患病百分比分别为0.196%、0.002%,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沙眼流行区标准(5%,0.1%),证实我国已不再属于沙眼流行国家,已经实现了根治致盲性沙眼的目标。根治致盲性沙眼并不意味着不再有沙眼病例的发生,仍需要继续普及沙眼防治知识,关注眼健康,防范沙眼流行的复燃。
沙眼并非沙迷眼。风沙过后,医院眼科会有许多迎风落泪的患者。除了泪眼汪汪,不少人还伴有畏光、痒涩、干燥等症状,常误以为是风沙迷眼,一查却是沙眼急性发作。一些人误认为沙眼是沙粒吹入眼中引起的。其实沙眼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眼病,与灰沙并不相干,是由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所以称为“沙眼”。
在一般人心目中,并不把沙眼当回事,总认为这是一种小毛病。其实,在我国沙眼仍是一个重要的致盲原因。是世界卫生组织“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见权利”行动中重点防治的眼病之一。
沙眼严重可致盲。沙眼感染早期可出现流泪、怕光、眼痒、分泌物增多及异物感等眼部不适感,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视力减退。感染沙眼可以延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沙眼的危害在于并发症,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缩。以上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对患者视力造成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消灭沙眼预防最重要。由于沙眼衣原体广泛地存在于空气、风尘、皮肤及患者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患者分泌物接触的情况都可造成感染机会(如共用毛巾、脸盆等),患者的手、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等也可成为传播沙眼的媒介。因此,要尽量保持面部清洁、勤洗手;尽可能采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洗脸;毛巾脸盆要干净、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一旦确诊为沙眼,要坚持治疗。有关部门应加强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对于生活环境尤其是家里要做好灭蝇、灭蚊工作;注意水源清洁,以阻断沙眼传播的途径。
得了沙眼千万不要用手揉。 平时工作环境的光线要柔和,电脑显示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减少视觉刺激。电脑的高度要和桌椅的高度匹配,以减少眼睛的疲劳。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和微生物,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减少灰尘对眼部的刺激。可以选用眼部局部用药,常用的治疗沙眼的眼药水有利福平、磺胺醋酰钠、酞丁胺、氯霉素等,也可以使用四环素眼膏、金霉素眼膏等,效果基本相同,一般白天使用眼药水,晚上使用眼药膏,这些眼药都对沙眼衣原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目前在国内一些地区中,沙眼的发病率可高达20%以上,且具较强传染性。得了沙眼一定要请医生彻底治疗。